中秋节是团圆节,依据中国的礼节,在中秋将临之际,我带着家乡特产去北京看望德艺双馨的一代宗师孙天牧先生。农历八月十一日晚上八点半,我登上了开往北京的长途客车,车在漫漫长夜里急速地向前方驶去,不见明月随人,也不见繁星闪闪,唯有车轮滚滚,树影婆娑,我躺在卧铺上,在颠簸中渐渐地进入了梦乡。
当我醒来的时候,天已微亮,我走出北京丽泽长途汽车站,直接赶到虎坊路孙伯伯的楼下。因为时间尚早,我以为孙伯伯没起床,便未搅清梦,静静地等待。八点左右,在孙伯伯的陪同下赶往他给我预定好的宾馆。当我问何时看望孙老的时候,孙伯伯告诉我:“孙老因前几天晚上去洗手间不慎跌倒,左大腿骨折,现已成功做了手术,脱离了危险期,正在北京医院养病”,听后我怀着焦虑的心情和孙伯伯乘坐地铁奔向北京医院。一踏入病房,孙老正躺在床上,白发苍颜,清骨嶙峋,但他那慈祥的性情、坚定的意志和不凡的气质,让我有一种忽然的感动和暂时的慰籍。大伯伯耐心地坐在病榻前守护着孙老,见我们来了,站起身来笑脸相迎,“孝道”的优良传统在这里被不折不扣地传递着,我心中的敬意油然而生。孙伯伯走向床前俯身问道:”孙老,您看谁来看您来了?”孙老转过头,风趣地说“王右军同乡”,我被百岁老人言语的风趣和反应的灵敏深深地感动了,连声说:“忝和书圣同乡”。寒暄后,已到了饭时,我轻轻摇起病床,侍立一旁,孙伯伯开始耐心地伺候老人用餐,饭后待孙老熟睡、护理师到位后,我们便暂时离开了病房。
第二天早上,我又去看望恩师孙天牧先生,这次孙老似乎精神了许多,午饭时,坚持要坐起来吃,我于是把已缓慢摇起的床又慢慢地摇了下去,我们把孙老扶起来,坐在床边,孙伯伯让我背靠着孙老的背坐在床的另一侧,以便老人坐得稳当些。在护理师细心地给孙老喂饭之际,孙伯伯又用我的手机给我照了几张照片以做留念,还戏言道:这叫做“互相依靠”。饭后孙老师要求我坐在他的身边,孙伯伯便小声对我说“头发的事”!因为在这之前,孙老师嫌我头发长,不精神,曾建议我理发,然而爱发的我便稍微剪短了一点回来复命,以为能蒙混过关,谁知孙老师还是坚持让我再剪短一些,于是我便许诺下一次学画时一定把头发理短。“失信”的我惭愧而又忐忑不安地走过去,坐在孙老的身边,出乎意料的是孙老并没有再嫌我头发长,他用慈祥似乎又带着嘱托的目光看着我,用未改的乡音语重心长地给我讲起了“画道”:学中国画人品修养为先,其次是国学,再次是笔墨;书画一道,先学古人后师造化再成风格,这是中国画的独特发展规律所决定的……。我一手勾扶着孙老师的肩膀,四目相视,专心听着恩师的金科玉律,并一一铭刻于心,课后告别时对孙老说:“孙老,好好养伤,等您病好了以后,我再来学画”。孙老师高兴地连说:“好、好、好!”与恩师辞别后,我带着孙老给我的高档月饼踏上归途,途中得知我临时决定孝敬孙老的礼金被孙伯伯偷偷地塞进月饼盒下。在车上我作诗一首发短信给孙伯伯,诗曰:恩师召我病床前,一口乡音画道传。惭愧萍身空有志,丹青何日用心专?
中秋节过后,也就是九月二十六日晚上,我突然接到孙伯伯的电话,说孙老故去了。这突如其来的噩讯,犹如晴空霹雳,我甚至怀疑我的耳朵,然而事实终是事实,随后我便失声恸哭,涕泗俱下……看着孙老的照片我心绪难平,提笔赋诗以寄哀思:久瞻容貌益悲伤,频忆金科已断肠。欲止涕流无计策,任它数次湿衣裳。
在当今难有艺术标准的现实中,孙天牧先生是举足轻重的一代宗师。在中西文化碰撞、人心浮躁的时代,先生不俯仰时流,不追逐名利,心怀理想,始终孤寂地持守国画的民族纯粹性,内修诗文,外研书画,以古人之心地虔诚地钻研艺术,以毕生之精力殷勤地传承文化。对于中华悠久文化的无比自信令他终于化古开今,达到了艺术的至高境界,在中国美术史这块神圣的土地上,留下了深深的足迹!正如王明明先生在《永怀孙天牧先生》一文中所说的:“先生的离去是中国艺术传统自身传承方式与传习道路的断裂,是纯正中国艺术之香火的熄灭,是代表着最后传承香火的他那一代人的集体陨落。……经过他自己一生的勤勉与修炼,形成了自己化古开今的自家风格。……没有理由认为,孙牧老所传承的香火就此陨灭,因为中国艺术的发展终究离不开独特的中国艺术的创造道路。”王明明先生的“永怀孙天牧先生”一文,表现出对中华优秀文化的礼赞,对中华文化的独特传承方式的认同,对中华优秀文化迷失自我的警醒和坚定传承中华文化的不变决心,他表现出文化人良知的巨大勇气是基于深厚的文化底蕴、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拥有一颗真诚的爱国之心,在真理面前大无畏发声并非是人人能做到的!
没想到这竟是最后一课!恩师虽然离我而去了,但是他的艺术精神却永远地活着,他将会一如既往地激励鞭策着我,继续遵循着“师古人师造化成风格”这一亘古不变的中国艺术独特的发展规律,在艺术道路上殷勤耕耘!
Copyright Reserved 2000-2024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
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(粤)B2-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(粤)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
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-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
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[2018]3670-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(总)网出证(粤)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