继2005年7月,中央文史研究馆与政协天津市委共同举办了《国画大师陈少梅暨弟子孙天牧、冯忠莲、张慎言作品展》之后,时隔4年,两个单位又在天津共同举办“纪念陈少梅诞辰100周年活动”并展出了陈少梅师徒的书画作品。,实在可喜可贺。更难得的是孙天牧先生不顾百岁高龄,亲赴津门,为恩师陈少梅先生铜像揭幕,更可载入史册。
连续两次在津门举办同一名称的展览,而且都是盛况空前,这足以说明北派山水的艺术魅力,陈少梅暨弟子孙天牧、冯忠莲的北派山水艺术的成就,比之古人可以说是毫不逊色的。另外也说明艺术鉴赏力很高的天津观众通过一次展览还没有看够。在这里我们也感谢热情的天津艺术家和社会各界的同仁、朋友,前来支持、襄助、参与此次展出的各项活动。
在上次的研讨会上,我也作了一个简要的发言,主要是从陈少梅师徒的艺术成就和历史贡献这个方面讲的。这次我主要想谈一谈继承传统和师承关系问题。
从历史上看,任何艺术的发展都有其历史的继承性,任何的创新都不是凭空产生的,都是历史文化沉淀的结果。马克思曾经说过,“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,但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,并不是在他们自己的选定的条件下创造,而是在直接碰到的、既定的、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的。”鲁迅先生也曾经说过,“新的艺术,没有一种是无根蒂突然发生的,总承受着先前的遗产。”陈少梅先生之所以有这样高的历史成就,主要是他天才地把自己的根,深深地扎进中国灿烂辉煌的历史文化的土壤之中,在古人的基础上又向前迈进了一步,由此确立了自己在历史上的地位。启功先生在《孙天牧先生画集序》中写道“明末董其昌是一位书法家,他把唐宋山水工整一派作风称为北宗,把宋元文人的写意山水一派称为南宗。董氏自居为南宗,而著作专门论文,扬南抑北。”又说“近代画家得宋贤山水人物遗法者,推衡山陈少梅先生(云彰)为第一,陈先生所作山水远沿郭熙、李唐,近学唐寅、仇英而挺拔开拓,又非明贤所能及。间作人物,亦俱有娴雅高风”由此可见陈少梅先生把北派山水艺术又推向了一个高峰。他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扭转了扬南抑北的偏见。这也是文化艺术推陈出新的又一个例证。
继陈少梅先生之后,在少梅先生的亲自教授下,又涌现出孙天牧、冯忠莲为代表的北派山水大家,成为一个历史阶段的高水平的北派山水群体,从而巩固了北派山水在一个时期的发展地位,使人们看到了北派山水的魅力和前途。我认为这是陈少梅及其弟子的历史性的贡献。陈少梅及其弟子是典型的名师高徒。研究陈少梅及其弟子的师承关系和学习方法,会给我们以很大的启发。
首先,老师陈少梅先生在他短暂的一生中,之所以成为大师,天才条件是很重要的。很多人认为他是属于孔夫子所说的“生而知之”的那种人。我们说,生而知之不是封建迷信,而是承认人性情、灵气的个体差异性,是通过学习无法达到的东西;生而知之不是无师自通,而是他知道应向谁学习,如何学习,很快能扑捉到事物的本质;生而知之不是不学习,而是对某一种事物有着与生俱来的特殊的敏感性和接受能力。陈少梅先生对中国的书画就有一种特殊的敏感性和接受能力,这是不能否定的。更重要的是他把全部的聪明才智首先放在吃透古人上。他早年师从金北楼,宗法宋.明诸家,尤以戴进.吴伟一路,妙擅山水人物且删除其粗犷之习,后又师周臣.唐寅诸家,得潇洒俊逸之风神,而又不失精密严整之法度。他对古人心追手摩,烂熟于心,以至于在外人看来,他学习古人学谁像谁,学谁就能超过谁。从技法到格调,都能与古人沟通信息。我们说,正是因为有了天分,而且走了正道,才成就了一代大师陈少梅。
其次,陈少梅先生对学生教学也是非常成功的。他要求学生不要直接学习自己,而是“取法乎上”,直接向古人学习,介绍自己所走过的道路和学习的体会,在技法上作具体的指点从不保守。他教出来的学生都能独立临摹古画,在此基础上形成个人的面目。我的老师曾经和我说过,好的老师是一面镜子,照出来是学生自己的模样,差的老师是复印件,印出来是老师的模样。当然有时候这种情况也不能全怪老师。我们看陈少梅先生教出来的学生基本功扎扎实实,各个成才,没有大起大落的。孙天牧先生在谈到自己的学习体会时说:“负笈津门,师事少梅惟谨惟勤,十年研耕,心无旁骛,尽得笔墨之要津,每与陈师谈艺论学,剪烛夜话,接膝交言,虽深宵月落无丝毫倦意。”可见师徒诲人不倦和学而不厌的情形。
从学生的情况看,孙天牧先生和冯忠莲先生可以说是两位杰出的代表。他们尊敬、热爱自己的先生,老老实实地学,不折不扣地学。孙天牧先生说自己是“学而知之”的那种人。每每谈起先师,都充满了景仰和感激之情。他说,“先师陈少梅青年时代并没有遍游三山五岳,更没有摊上留洋开眼的好事。但这个人绝顶的聪明,属过目不忘的那种人。丘壑、山川、瀑布、馆舍、林木、渔妇、庙堂、高士,自自然然地从他的心灵中,笔端下流淌出来。他的画风既有风骨出尘的清幽又有现实生活的称颂,既不造作又不夸张,似甘醇的琼浆令观者痴迷。我多次看他画人,从手指开始画起,及笛、及袍袖、及臂膀、及发髻、及眼神、及服饰、及姿态,那真是笔下有如神助啊!看他作画是一种化外的享受,常常令我不知不觉的冒出来撒豆成兵,聚沙成塔的奇妙感觉。我逐渐明白他要这样画的道理,他要传递给学生一种观念,做学问要能人之所不能。他那随心所欲不逾矩的能力,让每一件作品都充满了勃勃的生机。少梅师才称的上是中国画坛上的大师、巨匠。”
我们说,成就任何艺术,都是从学习开始的。每个自学成才者都有名师在后面。老师一句话,就让你超近几十年,否则你路线不对,方法不当,越是用功,越是在重复自己的问题,强化自己的缺点。还有的一开始不错,越弄越差。这都是无高师指点和自己认识浅薄的缘故啊。(有高师是幸运的,不能做到这一点拜师也要本着宁找无名里手,不找江湖郎中的原则。)孙天牧先生多次和我谈起过拜陈少梅先生后的跳跃式的进步。孙天牧先生在回忆这一段学习经历时说:“在老师口传心授下,短短的半年内,我便有了长足的进步,进步之快竟引起学友的惊奇,思想起来,这正是因为自己思之若渴的北宗画法得来不易,一旦走上正规,自会产生事半而功倍的效果。”
经过多年的努力,陈少梅的弟子们都有一套过硬的本领,以至于在故宫的古画临摹中得心应手。在50年代能敬此道者寥寥无几,当今恐怕连凤毛麟角的词也不能使用了。
孙先生在院校学习了四年后,又转投名师陈少梅一学十二年。如同我们现在的院校学生,本、硕、博、连续几乎读了两次,这该有多么磅礴的绘画功力啊!无怪乎,1953年孙先生需要临故宫藏品时,他毫无为难之色。他以打通了与古代先贤对话的手段将一幅幅宋、元精品信手拈来,放在现今故宫的橱窗里供游人观瞻,这不是大师又是什么呢?
六十年代之后,孙先生的画风为之一变,如果说以往他的作品与陈少梅极其相像,那么在东北教学的过程中及文化革命结束以后,孙先生的作品面貌发生了极大的变化。首先画面的布局一改在盈尺方寸间经营精微细末的图式,而采用更为宽广、远阔、博大、包容的手法,图释物象转心象的心路历程。这种以孙先生绘画语汇完成创作的作品令我们目不暇接。另外在色彩上孙先生突破了北宗山水以灰淡为主调的样式,在他的作品中朱砂、赭石、藤黄、石绿大面积地见诸笔端。于是我们看到了《吉林汪清秋光》、《层林尽染》、《霜叶红于二月花》、《郁郁葱葱》、《万壑秋林》一大批色彩艳丽、虚实相生的新北派山水作品。细观之,笔笔皆有出处,这正是艺高人胆大的真实写照。
我们在这里剖析孙先生的一件作品《长林石径》,画中山峦叠嶂、石纹繁复、树木丛生、云蒸雾腾。青石板台阶沿山的走势蜿蜒上行,下端隐在云脚,上端没于山腰。此图采用高远法构图,画面充盈的很满,主峰贴近画面的顶端,近景压低,构成挺拔之势。山石皴染得充满质感,观者如亲临其境,无不被高山大川的巍峨所震慑。孙先生以近九十的高龄完成的这幅扫千里于咫尺,写万趣于指下的艺术作品,歌咏了自然生命的永恒,达到了极高的精神境界,引领着我们赏析中国绘画艺术中的天人合一的理念。
继陈少梅师徒之后,北派山水和其它艺术流派一样,水准下降,后继无人。而一些名不副实的、胡涂乱抹的、假冒伪劣的充斥社会,甚至进入大雅之堂。这是我国现阶段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不可回避的问题。陈少梅先生是天津国画界的一座丰碑,继承和发展陈少梅先生的艺术成就,天津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,天津的书画界应该责无旁贷地担负起这项历史的责任。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,为了北派山水艺术后继有人,孙天牧先生年近百岁还收徒传艺。这次孙天牧先生又亲临津门为艺术奔波,很让人感动。我们祝愿孙天牧先生健康长寿,祝愿北派山水艺术和津派国画艺术在中国文化的百花园中,放射出更加灿烂的光芒。
(2009年4月9日在天津纪念陈少梅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)
Copyright Reserved 2000-2024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
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(粤)B2-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(粤)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
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-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
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[2018]3670-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(总)网出证(粤)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